牵住责任落实牛鼻子,联合惩戒强化监督 ——聚焦防范化解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事故

2023-01-18 10:59:11

“要综合运用巡查督查、考核考察、激励惩戒等措施,及时研究并解决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新风险,明确负责监督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

“要高度关注新增环保设备设施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推广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制修订涉及环保设备设施工程项目、工艺设计、产品技术、控制技术和运行管理的标准规范时,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安全要求,采取成熟安全可靠的工艺和技术……”

“要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将环保设备设施安全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落实涉环保设备设施新、改、扩建项目环保和安全‘三同时’有关要求,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正规设计,在选用污染防治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落实属地责任、落实部门监管指导责任、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当前,各地各级各部门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积极防范化解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隐患。

环保设备设施事故多发频发  

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钢铁、电力等企业新上环保设备设施增多,但安全管理缺失,因环保设施检修维修不到位、施工不规范等带来的事故风险凸显,反映出部分地区对工贸企业除尘器、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安全监督检查缺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环保设施等新风险问题突出、事故多发频发。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5”除尘器坍塌较大事故造成6人死亡,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脱硝环保项目“3·14”生产性火灾较大事故造成7人死亡,二连浩特市市政小区污水提升泵站“4·9”较大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江西抚州南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6·4”事故造成4人死亡,新疆塔城市鸿瑞热力公司“6·1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厦门市同安区“6·17”中毒窒息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鞍钢股份炼铁总厂“12·1”脱硫塔较大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广东深圳联昇线路科技有限公司“12·25”废水处理站较大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

2022年以来,全国发生多起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较大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从涉及的行业类型分析来看,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工贸、电力等行业集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工业企业废水处置设施,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垃圾处理场站设施等四个方面,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比如,安徽马钢炼铁总厂脱硫装置“2·6”较大坍塌事故、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5”除尘器坍塌较大事故、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脱硝环保项目“3·14”生产性火灾较大事故、鞍钢股份炼铁总厂“12·1”脱硫塔较大坍塌事故,均发生在工贸、电力等行业集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中,均造成了人员伤亡。

在工业企业废水处置设施方面,先后发生了甘肃兰州滨农科技有限公司“6·16”污水处理车间较大爆炸事故、广东深圳联昇线路科技有限公司“12·25”废水处理站较大中毒事故。

重庆荣昌污水处理厂“3·19”中毒窒息事故、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市政小区污水提升泵站“4·9”较大中毒窒息事故、山东泰安宁阳县污水管网D-1-6倒虹吸井“4·25”较大中毒窒息事故、广东中山三乡“6·4”污水管道施工作业中毒窒息事故、新疆塔城市鸿瑞热力公司“6·1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等,均发生在市政污水处理设施中,事故类型主要是中毒窒息,可见此类事故防范工作亟待强化。

在城乡垃圾处理场站设施方面,同样发生了事故,如福建红庙岭海峡环保有限公司“5·17”较大燃爆事故、江西抚州南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6·4”事故。

四大方面的典型事故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各地各级各部门各相关企业必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密排查,切实从源头上做好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事故暴露出一系列短板弱项 

亟须正视问题压实责任

针对2022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事故,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事故有哪些特点,当前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监管又存在哪些短板弱项?

记者综合分析相关典型事故案例发现,普遍存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保设备设施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隐患众多,第三方治理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比如,2022年2月6日,马钢炼铁总厂球团带式焙烧机脱硫脱硝系统一灰斗底部突然开裂,脱硫灰大量涌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2022年3月14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500万吨/年球团带式焙烧机脱硫脱硝系统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事故调查显示,这两起事故均发生在钢铁企业脱硫脱硝环保设施中,且都存在操作人员岗位和技能不匹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据了解,脱硫脱硝系统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结构强度不足造成的坍塌风险,施工作业过程中的火灾风险,生产使用环节的火灾、中毒风险等。对此,钢铁专家刘福来指出:“对检维修、外委外包作业的安全管理,各环节安全风险的辨识和科学的检维修计划仍是企业需要加强的方面。”

“环保设施安全难在只看得见投入、看不见收益。然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让企业一失万无。”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与机械分会副秘书长张世园指出,相关企业负责人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未按照标准规范设计施工、未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缺乏针对性安全培训、未按照规程作业、未配备防护装备、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在多起事故中均有体现。

企业在环保设备设施设计、施工、运维方面更是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比如,在设计方面,部分企业环保设备设施未经正规设计,在筛选评估环保技术时,未按要求开展安全辨识、评价或对安全风险考虑不够,工艺技术参数不能满足安全运行条件;在施工方面,施工方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既无资质又无技能;在运维方面,违规作业、盲目施救,导致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以钢铁行业为例,最初半年需要经历消除缺陷的过程,进行冷试车、热试车、热负荷试车3个阶段,在热试车后还要停车进行检修。然而,部分企业设备却直接使用,导致消缺过程不完善。“设备运行半年之后,各种问题暴露出来,才统一进行消缺。事故调查显示,安徽马钢炼铁总厂脱硫装置‘2·6’较大坍塌事故、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脱硝环保项目‘3·14’生产性火灾较大事故均存在这种情况。”刘福来指出。

当前,环境治理领域BOO(建设—拥有—运营)、BOT(建设—运营—移交)、O&M(委托运营)等第三方治理模式广泛应用,然而,这类企业不需运营资质,尚未明确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安全监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不强,与生产企业安全职责界线不明,造成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弱化。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对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然而,事故调查显示,内蒙古包钢稀土钢板材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事发企业均存在“一托了之”的问题,“反映出公司相关管理人员法律观念落后,认为把项目托管出去了,风险就不是我的了”。

种种问题长期存在,给环保设备设施安全埋下了事故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认识到在环保设施安全生产上的‘投入’等于‘投资’,因为人的生命安全是无价的,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采取相应的有效举措加以防范化解,否则发生事故必然会影响企业安全发展大局。”山东省滕州市安委办副主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克平说。

“相关行业部门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敲锣卖糖各顾一行’的现象普遍存在,联防联控机制还不健全。”湖北省武汉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张伟指出,加强环境质量改善,建设适度超前、更加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匹配度、融合度还不够,缺乏关键举措和长效机制。

贯彻好《通知》精神

健全联动机制强化监管责任

围绕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工作,各地各级各部门各相关企业应如何应对,采取哪些重点措施?对此,《通知》从五个方面做出了详细部署,为未来工作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比如,在落实部门监管指导责任方面,《通知》要求,指导督促具有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等重点环保设备设施的企业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执法服务,发挥专家作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环保设备设施安全方面问题和困难。

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方面,强调“地方各级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组织梳理、共享已建成的重点环保设备设施信息,及时通报新改扩建重点环保设备设施信息。加强会商研判,建立定期会商制度,研判安全风险形势。加强协同治理,共同推动企业提升重点环保设备设施管理水平。加强联合执法,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在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方面,《通知》指出,要强化社会监督,运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举报环保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加强联合惩戒,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失信主体,纳入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名单,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宣传引导……

当前,在安全和环保上,“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仍然是各部门的艰巨任务,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研究制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做到标本兼治、夯实各地基础。各级各部门各相关企业正在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将《通知》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到位,积极防范化解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事故风险。

记者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已建立监管协作和联动工作机制,互通废弃危化品等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安全环保设施情况、监管执法情况等,探索实施联合会商、联动审批,及时共同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辖区工业企业以鞋革、眼镜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喷涂场所较多,废气成分多为易燃易爆有机混合气体,废气净化设施存在工艺落后、运行不当、运营管理不善等问题,存在较大火灾隐患。“为防范化解因废气净化设施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瓯海区自主设计出台《工业企业有机废气净化安全技术导则》,绘制《废气净化装置安装流程图》,统一明确设施建前、建中、建后的10条安全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废气净化设施安全整治工作。”瓯海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科工作人员吴梦鸽介绍,目前,瓯海区已备案确认由符合资质的30家治理公司对全区1829家涉及废气净化设施企业开展整改,审查通过安全生产领域专家86名。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加强连锁及报警系统、危化品高风险环节、环保设施、备品备件管理,加大直接作业监管力度。

“为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效能,我们公司实行安全环保包保责任制度,明确由公司7名主要领导分别包保生产核心部门及各基层发电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指导责任。”国能陕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安全环保专工原建坤介绍,该公司积极完善《安全环保事故与隐患责任追究办法》,强化责任动态管控,严格安全环保奖惩,对被惩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安全风险防范、行为标准规范等专题培训,全力打造“人员无违章、设备无隐患、环境无风险、管理无漏洞”的本质安全型班组,让“严管就是厚爱”的价值观深入每一名员工内心。

(短 评)环保设备设施安全决不可掉以轻心

■张向阳

近年来,环保设备设施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暴露出不少风险隐患。

环保设备设施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环保设备设施事故绝非偶然。一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潮期。随后,环保设施从“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原先不少设备设施是由企业自主设计、安装、管理或交由所谓的“第三方”托管,对设施“重建不重用”,有的甚至成了“源头性”风险隐患。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忽视环保的思想严重,致使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成了“两张皮”,因而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认识不足、评估不到位,成了安全生产的盲区,出现漏管失控现象。再一方面,随着安全生产和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投入也在加大。而不少企业舍不得投入、管理不到位,导致在环保设备设施安全和运维上“翻了车”。去年以来,全国先后发生了数起环保设备设施较大事故,给相关行业领域和企业敲响了警钟。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一个整体,密切相关不可脱节。安全与生产、环境与发展普遍存在基层基础薄弱、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等问题,企业安全风险与环境风险并存。因此,各级各部门和企业一定要深刻吸取环保设备设施事故教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环保的关系,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和环境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应对和化解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安全和环保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坚决防范安全和环保不融合、不兼顾、不协调等现象发生。

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安全、大环保意识。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和“属地管理”责任,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高政府决策、监管和服务的能力水平,建立由政府、企业、公众等多种主体组成的多元共治、责权分明、互相监督的治理体系,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和发展安全节能环保产业,以高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摸清环保设备设施底数,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安全和环保部门要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将环保设施安全条件纳入标准化、可视化管理范围,实行企业环保装置安全生产分级分类规范管理和隐患治理。无论是建有环保设施的企业,还是实施环保设备运维的“第三方”,都必须严格落实涉环保设备设施新、改、扩建项目环保和安全“三同时”,加强对涉环保设备设施相关岗位人员操作规程、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专项安全培训教育,严防“一包了之”,转移风险责任。定期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努力提高安全、环保应急处置能力,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两法联动”,建立“两法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安全环保联动工作机制,做到多措并举、多级联动,重点突破、多向发力,强化主动衔接、积极会商,有效对接、资源共享。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领域可能构成刑事案件的违法犯罪行为,安全和环保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联动执法,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打击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电话咨询
产品体系
解决方案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