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类(二)
灾事故调查专业题库
一、单选题(共计139题)
1、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物证分散,物质燃烧均匀,中心部位不突出的火灾现场的现场勘查方法是( B )。
A、离心法 B、向心法 C、分段法 D、循线法
2、某居民火灾中,衣物、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烧毁,价值为12000元,已平均使用1年(折旧年限3年),则其直接财产损失应为( A )元。
A、3600 B、2400 C、1200 D、0
3、( B )是搜集、发掘火灾水平蔓延痕迹和起火物证,并根据燃烧痕迹和起火物证找出起火点所在位置的一种勘查方法。
A、复原勘查法 B、剖面勘查法 C、专项勘查法 D、逐层勘查法
4、炭化层厚、龟裂严重,表面具有光泽,裂纹随温度升高而变短是木材的( B )
特点。
A、明火燃烧 B、辐射着火 C、受热自燃 D、低位燃烧
5、在分析泄漏气体爆炸危险性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 B、爆炸极限幅度越窄越危险
C、气体比重越重越危险 D、气体无色无味的越危险
6、混凝土在700—800'C高温作用下,其颜色呈( D )。
A、白色 B、草黄色 C、淡红色 D、灰白色
7、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火灾事故调查证据的有( B )。
A、模拟实验 B、起火点灰烬 C、短路熔珠 D、询问笔录
8、火场中配电盘全部烧毁,通过电闸保险熔断情况已无法判定短路回路,则可以( C )
A、从电源向负荷端查找 B、从电线管内查找
C、从负荷向电源端查找 D、从灰烬中查找
9、下列物质中能够在地面形成明显界限的液体燃烧痕迹的是( B )
A、酒精 B、汽油 C、乙醚 D、液化气
10、一火场中,大山墙棚上部分内侧烟痕浓密,棚下部分无烟痕或稀薄,门、窗檐部、天棚面、墙壁等部位烟痕很少,靠起火部位附近屋檐处局部有从里向外形成的明显烟痕,则说明火灾是发生在( B )
A、棚下 B、棚上 C、墙壁上 D、无法确定
11、一般火场中起火点处物体倒塌掉落层次自下至上的顺序是( D )
A、地面一一瓦砾一一炭化、灰化物 B、瓦砾一一地面一一炭化、灰化物
C、炭化----灰化物一一瓦砾一一地面 D、地面一一炭化、灰化物一一瓦砾
12、对于独脚圆桌、茶几等一个支撑点的家具类物体及其他同类型支点的设备在火灾作用下由于火灾失去平衡而倒塌,一般倒塌方向的是( A )
A、背向起火点 B、朝向起火点 C、位于起火点处 不能确定D、
13、两个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情况下( B )。
A、等于两个可燃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B、高于两个可燃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C、低于两个可燃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D、不能确定
14、( D )主要反映火场中心地段,是拍照那些能说明火灾起因、火灾蔓延扩人的物体或残迹以及其所处部位。
A、火场细目照相 B、火场方位照相 C、火场概貌照相 D、火场重点部位照相
15、铜导线原始状态和一次短路的显微组织分别是( D )
A、等轴的Q晶粒和细小的Q晶粒 B、细小的Q晶粒和等轴的Q晶粒
C、等轴的晶粒和细小的柱状晶 D、细小的Q晶粒和细小的柱状晶
16、不能反应出起火点的表述是( A )
A、火场残留物的烧损程度 B、火场中物体的受热面
C、火场中发现短路熔痕 D、火场中物体倒塌痕迹
17、下列原因中一般不易形成多个起火点的是( A )
A、电气短路 B、电气线路过负荷 C、放火 D、自燃火灾
18、一营业中宾馆发生火灾,其四楼五楼的装修被完全烧毁,按照原标准重新装修需要花费100万元,该装修己使用5年(折旧年限为5年),则其直接财产损失应计算为( C )万元。
A、0 B、100 C、20 D、50
19、一在用建筑的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在火灾中烧损50%,其重置完全价值为800万元,已知其使用5年(折旧年限为20年),则其直接财产损失应计算为( B )万元。
A、400 B、300 C、200 D、100 .
20、( A )是液体将要着火的标志,可以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
A、闪点 B、燃点 C、沸点 D、熔点
21、火灾事故调查的首要任务是( C )
A、查明火灾事故性质 B、查清火灾损失
C、查明火灾原因 D、查明火灾事故
22、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的,由( A )作出火灾原因认定。
A、公安消防机构 B、公安机关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安办
23、下列哪种可燃物质燃烧时烟的特征为:黑褐色、烧纸嗅、稍有酸味。( C )
A、棉和麻 B、纸张 C、聚苯乙烯 D、粘胶纤维
24、经测定,火灾事故现场中某聚胺酯的氧指数为26,则燃烧性能为( C )
A、易燃材料 B、可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能判定
25、火灾统计工作总的原则是依据( A )的有关规定进行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火灾事故调查》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D、《刑法》
26、如果在铁瓦下面的屋面板或者在墙内发现炭化点,并且在这炭化点的金属体上发现通电熔痕,或墙内砂浆熔融,则可怀疑是由于( C )引起火灾。
A、 断路 B、短路 C、漏电 D、过负荷
27、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用以判定物质种类的技术叫( B )
A、金相分析 B、 热分析 C、 光谱分析 D、剩磁法
28.按火灾现场形成之后有无变动,可将火灾现场分为变动现场和( B )。
A.同类现场 B.原始现场
C.复杂现场 D.特殊现场
29.( D )应根据需要适当扩大保护区。
A.居民棚户区火灾现场 B.高速公路上的汽车火灾现场
C. 自燃引起的火灾现场 D.起火点位置暂不能确定的火灾现场
30.制作现场询问笔录,调查询问人员不得少于( B )人。
A. 1 B.2
C.3 D.4
31.“4431'’程序中的“1”是指( D )。
A.一项专项勘查 B.每个询问对象都必须作一份笔录
C一份火灾事故责任书 D.一份火灾原因认定书
3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场勘查笔录内容的是( C )。
A.绪论 B.叙述事实
C.着火点位置及起火原因 D.结尾
33.木材在100℃时开始蒸发水分,( B )℃时热分解加剧。
A.110 B.150—250
C.260—360 D.360—420
34.一般情况下,玻璃大约在( D )℃时软化。
A.300 B.500 C.700 D.1300
35.一般情况下,玻璃在705℃时出现流淌迹象,大约( B )℃时完全熔化成液态。
A.1000 B.1300
C.1500 D.1800
36.一般情况下,常用单股绝缘导线通过( D )倍额定电流时,铜线温度将超过
300℃,铝线温度将超过200℃。
A.1.1 B.1.3
C.1.5 D.2.0
37.一般情况下,常用单股绝缘导线通过( D )倍额定电流时,铜线温度将超过800℃,铝线温度将超过600℃。
A.1.5 B.2 C.2.5 D.3.0
38.一般情况下,棉的燃点约为( C )℃。
A、100 B.150
C。210 D.270
39.一般情况下,棉的自燃点约为( C )℃。
A.100 B.210
C.407 D.450
40.为使照片获得较大的景深,应采用( A )。
A.长焦镜头 B.快速胶卷
C.大光圈 D.小光圈
41.用剩磁法鉴定铁钉、铁丝试样,其剩磁数据为( D )mT以上时可定性为短路。
A. 0.2 B. 0.5
C. 0.8 D. 1.0
42.根据火场残留物被烧的轻重程度,一般将( D )初步确定为起火点。
A.局部出现灰化区或炭化区的部位
B.局部烧得重的部位
C现fnr破坏最严重的部位
D.局部烧得重,并有以此为中心向外连续蔓延痕迹的部位
43.起火源证据通常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下列各项中,不属间接证据的是( A )。
A.导线短路熔痕 B.飞溅火星 C.静电放电 D. 自燃
44.一般认为只有超过( D )V的静电电压才能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A.24 B.36 C.220 D. 300 .
45.可燃气体、蒸气的( B ),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A.爆炸极限下限越高 B.爆炸极限下限越低
C.比重越小 D.爆炸极限的上下限幅度越小
46.按形成阶段和炭化程度的不同,煤炭分为四种。除( D )之外,其余三种都可发生自燃。
A.泥煤 B.褐煤 C.烟煤 D.无烟煤
47.一般认为,硝化棉( D )不存在自燃可能性。
A.处于无乙醇浸润的干燥状态
B.具有一定数量,并处于堆积状态
C.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储存过一定时间
D.处于乙醇浸润状态下
48.植物产品自燃的关键是具一定含水率并具备热量积蓄条件。一般认为,其含水率达到( D ),自燃就很容易发生。
A. 5% B. 10% C. 15% D.20%
49.草垛内部的温度能反映其自燃的迹象。当其温度在( D )℃以下时,该垛是安全的。
A.80 B.70 C.60 D. 50
50.燃着的烟蒂可能引起( D )阴燃。
A.常用塑料 B.羊毛 C.真丝聚烯烃 D.棉织品
51、起火特征分为阴燃起火、明火点燃和( D )三种起火方式。
A、纵火 B、小孩玩火 C、电器火灾 D、爆炸起火
52、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短路时,短路点处产生( A )高温,强烈的电弧高温作用使金属迅速熔化、气化,形成不同形状的短路熔痕。
A、2000℃~3000℃ B、1000℃~2000℃
C、2000℃~4000℃ D、3000℃~4000℃
53、木材由常温逐渐加热,首先是( A )。
A、水分蒸发 B、分解 C、氧化 D、裂解
54、实验表明,木材(C)℃开始焦化变色。
A、100 B、110 C、150 D、200
55、木材热分解速度从(A)℃开始急剧加快,热失重显著增加。
A、250 B、300 C、400 D、500
56、普通平板玻璃两面的温差达到( D )℃就会产生裂纹。
10~20 B、20~50 C、40~60 D、60~70
57、普通平板玻璃,大约( D )℃时完全熔化成液体。
A、600 B、800 C、1000 D、1300
58、根据玻璃热炸裂痕迹、软化、熔化痕迹特征估算火场温度。如玻璃已经熔化,说明那里的温度曾达到( D )。
A、100℃~300℃ B、300℃~500℃ C、500℃~1000℃ D、1100℃~1300℃
59、火灾过程中产生大量( C )、硫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等有毒气体,人吸入后会中毒死亡。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氢气
60、外力打击玻璃裂纹一般呈( D ),碎块呈尖刀形、锐利、边缘整齐平直。
A、分散状 B、不规则状 C、龟背状 D、 放射状
61、玻璃破裂的断面上有弓形线,弓形线以一定的角度和断面的两个棱边相交。相邻的弓形线一端在一面棱边上汇集,另一端在另一面棱边上分开,弓形线( A )的一面是受力面。
A、汇集 B、分散 C、平行 D、垂直
62、对于独脚圆桌、茶几等一个支撑点的家具类物体及其他同类型支点的设备在火灾作用下由于火灾失去平衡而倒塌,一般倒塌方向是( A ) 。
背向起火点 B、朝向起火点 C、位于起火点处 D、不能确定
63、下列原因中一般不易形成多个起火点的是( A )。
A、电气短路 B、电气线路过负荷 C、放火 D、自燃火灾
65、下列不属于火灾痕迹物证的是( C )。
A、建筑物墙面上出现的烟熏痕迹
B、桌子受到火烧作用倒塌
C、家具与墙面之间在火灾前存在大面积摩擦痕迹
D、金属受火烧作用变形
66、在火灾过程中,烟气的流动具有一定规律,在对流、热压等因素作用下,一般易从低处向高处流动,竖直方向流动的速度大于水平方向流动的速度,其流动的方向一般与火势蔓延方向( A )。
A、一致 B、相反
垂直 D、无规律可循
67、被火烧死的人,死前吸入( B )后,血液中存在此成分,并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是樱桃色,故尸体的血液、内脏及尸斑均呈樱桃红色。
A、氰化氢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68、大风天室外大面积火灾,燃烧图形常呈扇形,起火点一般在(C)。
A、下风方向的扇形顶端 B、下风方向的扇形圆端
C、上风方向的扇形顶端 D、上风方向的扇形圆端
69、人字形屋架,以某一个烧断塌落的屋架为中心,两侧房架相向倒塌,形成交叉倒塌痕迹,起火部位一般在( A )附近。
A、两侧屋架倒塌重合的相交线 B、底层屋架方向的一侧
C、上层屋架方向的一侧 D、无法判定
70、木材在高温作用下,开始分解出可燃气体,发生燃烧,木材没有燃烧的部分在火焰和温度的作用下,继续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并发生炭化燃烧,当木材未全部燃烧的情况下燃烧停止,就会在其外部形成炭化痕迹。木材炭化痕迹的轻重程度与( C )有关。
A、火灾的作用温度高低 B、火灾的作用时间长短
C、火灾的作用温度高低和作用时间长短 D、与两者均无关
71、通过火场上木材炭化后的表面特征可以判定火流强度的大小及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B、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C、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D、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强,蔓延速度快。
72、下列不属于接点过热熔痕特征的是( A )。
A、全回路导线绝缘层从内层向外层老化、烧焦,在导线经过的对应地面上可见到绝缘层被烧熔化滴落痕迹。
B、接头处(如垫片、螺杆、螺帽、接线柱处)形成电火花滋痕、如麻点坑、形成缺口。
C、接头处局部被电弧击断,端部形成熔珠。
D、接点处有过热变色痕迹,表面有电弧烧蚀痕。
73、( C )是沿着整根导线均匀产生的,因此将沿整根导线整个截面出现再结晶,全线各处截面的金相组织状态都基本相同。
A、短路 B、断路 C、过负荷 D、接触电阻过大
74、跨行政区域的火灾事故的调查,由(B)的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A、火灾蔓延地 B、最先起火地
C、最先接警 D、最先到达现场
75、火灾调查工作中,现场保护范围确定后,除(B)外禁止任何人进入现场保护区。
A、现场保护人员
B、火灾调查人员
C、火灾当事人或起火单位负责人
D、报警人或知情人
76、同一起火灾有多个证人时,每次对(A)证人进行询问,其他证人或无关人员不能在场。
A、一名 B、二名 C、三名 D、多名
77、火灾调查询问时必须由火灾调查人员进行且不得少于(B)人。
A、1 B、2 C、3 D、4
79、对询问笔录的基本要求中错误的一项是:(D)
A、必须两人(或以上)参加询问,一人提问,一人记录。
B、对于询问时的问与答,应该逐句记录。
C、被询问对象请求自行书写陈述的,应当准许。
D、询问笔录应当用钢笔或毛笔书写,特殊情况也可用铅笔记录。
80、(A)是指办案人员用口头提问的方式向证人、受害人查询案情的活动。
A、询问 B、讯问
C、质问 D、盘问
81、火灾案件的(B)是指了解火灾发生等有关情况,生理和精神状态健康,能够辨别是非,并能正确表达的人。
A、受害人 B、证人
C、违法嫌疑人 D、火灾责任人
82、审查验证言词证据的方法中(B)是为了审查判断某一现象或事实在一定的时间内或一定的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按现场原有条件将该现象或事实进行重演,得出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结论。
A、情理判断法 B、实验法
C、比较印证法 D、逻辑证明法
83、对于存在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的火灾现场,要有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进入现场的人必须佩带(A)
A、隔绝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衣 B、安全靴
C、手套 D、口罩
84、(A)是火灾调查人员在现场外围或周围对现场进行的巡视和视察,以便对整个现场获得一个总的概念。
A、环境勘验 B、初步勘验
C、细项勘验 D、专项勘验
85、用电设备有无过热现象及内部故障,分析过热和故障的原因属于(D)的内容之一。
A、环境勘验 B、初步勘验
C、细项勘验 D、专项勘验
86、四个勘验阶段的顺序应当是(A)。
A、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细项勘验、专项勘验
B、环境勘验、初步勘验、专项勘验、细项勘验
C、初步勘验、环境勘验、专项勘验、细项勘验
D、初步勘验、环境勘验、细项勘验、专项勘验
87、火灾现场的勘验步骤应遵循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D)。
A、先静观后动手
B、先外表后内部
C、先照相后提取
D、先一般后重点
88、火灾现场勘验笔录是对现场勘验活动的 记载,是对火灾现场及现场中的痕迹、物证的 描述和真实记录。(B)
A、客观、主观 B、客观、客观
C、主观、客观 D、主观、主观
89、现场勘验笔录必须由(A)制作。
A、现场勘验人员 B、现场保护人员
C、现场询问人员 D、消防主管领导
9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场勘验笔录内容的是( C )。
A、勘验工作起始和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B、物体倒塌、掉落的方向和层次
C、起火原因
D、现场死伤人员的位置、姿态、性别、衣着、烧伤程度
91、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自燃的有(B)
A、麦草堆垛 B、脱脂棉
C、鱼粉 D、骨粉
92、火场中平行排列窗户的玻璃,根据玻璃受热痕迹判断火势蔓延的先后顺序是(B)。
A、炸裂→熔化→烟熏 B、熔化→炸裂→烟熏
C、炸裂→烟熏→熔化 D、熔化→烟熏→炸裂
93、火场中最常见的“V”字形图痕,一般起火点就在“V”形的(C)。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不确立
94、不同状态的起火物点燃性能由易至难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A、气态起火物、固态起火物、液态起火物
B、固态起火物、液态起火物、气态起火物
C、固态起火物、气态起火物、液态起火物
D、气态起火物、液态起火物、固态起火物
95、下列不同环境中,相同的起火物最容易起火的为(A)。
A、富氧区 B、缺氧区
C、正常的室内环境 D、真空区
9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火灾事故调查证据的有( A )。
A、模拟实验 B、现场照片
C、短路熔珠 D、询问笔录
97、220V供电线路,当漏电回路电阻为1.1KΩ时的漏电电流为( B )。
A、200A B、200mA
C、5A D、5mA
98、一般情况下,当植物产品内的含水量达到( B )时,自燃很容易发生。
A、10% B、20%
C、50% D、70%
99、( D )可作为判定电感式镇流器内部故障发热的主要依据之一。
A、线圈松散
B、罩壳变色严重,充填的沥青完全烧毁
C、线圈外层焦黑,内层完好
D、线圈外层完好,内层变黑
100、电灯忽亮忽熄,说明( C )。
A、有电炉接入
B、误接入380V电源
C、电线接头或开关松动接触不良
D、供电变压器高、低压线圈之间绝缘击穿
101、其他条件相同时,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发生爆炸与炸药爆炸相比( D )。
A、抛出物体积小,数量多 B、抛出物体积小,数量少
C、抛出物体积大,数量多 D、抛出物体积大,数量少
102、下列描述静电火灾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D )。
A、现场能产生静电并能积累到足以放电的电量
B、具有带电体放电的条件
C、放电能量大于被引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D、放电处必须有固体可燃物存在
103、室内某处的塌落层次为地面——近地面可燃物的炭化、灰化物——吊顶材料——屋面瓦砾,上述痕迹指示起火点在(A)。
A、近地面处 B、吊顶下方靠近吊顶处
C、吊顶上方 D、前三种都有可能
104、现场中白炽灯泡( C ),则可以认定其在火灾时曾处于通电状态。
A、泡壳软化 B、泡壳外粘连炭化物
C、泡壳内有金属喷溅物 D、灯丝断裂
105、燃着的烟蒂可能引起( D )阴燃。
A、常用塑料 B、羊毛
C、真丝聚烯烃 D、棉织品
106、能发生氧化自燃的物质是( A )。
A、鱼粉 B、活性炭
C、硝化棉 D、赛璐珞
107、下列灯具中,(C)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A、日光灯 B、高压汞灯
C、碘钨灯 D、霓虹灯
108、当空气湿度达到(D)以上时,一般不能积累静电。
A、30%-45% B、45%-50%
C、55%-60% D、65%-70%
109、下列不属于固体炸药爆炸现场特征的有(B)。
A、炸点明显 B、抛出物块大、量少
C、冲击波强度大,传播方向均匀,衰减快 D、有比较明显的烟痕
110、下列煤炭中,(D)不会发生自燃。
A、泥煤 B、褐煤
C、烟煤 D、无烟煤
111、一般情况,燃着的烟蒂中心温度为(C)℃。
A、500-600 B、600-700
C、700-800 D、800-900
112、一般情况,燃着的烟蒂表面温度为(B)℃。
A、150-300 B、300-450
C、450-600 D、600-750
113、黄磷在潮湿空气中(C)℃就会着火。
A、35 B、40 C、45 D、50
114、下列物质中,属于强氧化剂的有(C)
A、油脂 B、活性炭
C、高锰酸钾 D、磷
115、按照爆炸的变化速度由慢至快排列正确的是(B)。
A、爆炸-爆燃-爆震 B、爆燃-爆炸-爆震
C、爆震-爆炸-爆燃 D、爆燃-爆震-爆炸
116、碘钨灯灯管的表面温度一般可达(C)。
A、100-200℃ B、200-500℃
C、500-800℃ D、800-900℃
117、氢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最小点火能量为(B)。
A、0.01mJ B、0.02mJ
C、0.2mJ D、0.4mJ
118、下列物质发生自燃,属于分解热引起自燃的有(B)。
A、脂类 B、硝化棉
C、苯乙烯 D、活性炭
119、下列物质发生自燃,属于吸附热引起自燃的有(D)。
A、脂类 B、硝化棉
C、苯乙烯 D、活性炭
120、制作询问笔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可以有三名调查人员参加询问
B对于被询问对象的陈述要按照其本人的语气记录,不能作任何修饰、概括和修改。
C被询问对象请求自行书写陈述的,不应准许。
D询问笔录应该按顺序逐页编号,并由被询问对象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
121、煤堆内部温度超过(B)℃时,就有发生自燃的危险。
A、50 B、60 C、70 D、80
122、起火特征分为阴燃起火、明火点燃和( D )三种起火方式。
A、纵火 B、小孩玩火 C、电器火灾 D、爆炸起火
123、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短路时,短路点处产生( A )高温,强烈的电弧高温作用使金属迅速熔化、气化,形成不同形状的短路熔痕。
A、 2000℃~3000℃ B、1000℃~2000℃ C、2000℃~4000℃ D、3000℃~4000℃
124、木材由常温逐渐加热,首先是( A )。
A、水分蒸发 B、分解 C、氧化 D、裂解
125、实验表明,木材(C)℃开始焦化变色。
A、100 B、110 C、150 D、200
126、木材热分解速度从(A)℃开始急剧加快,热失重显著增加。
A、250 B、300 C、400 D、500
144、依据《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在火灾中人员死亡以火灾发生后( B )天内死亡为限,列入统计范围。
A、5 B、7
C、10 D、30
145、城乡居民的家电、家具、文体用品等财产按当地当时重置价值,以折旧年限( B )年计算。
A、5 B、10
C、20 D、30
146、目前,在我国对房屋建筑物的价值进行评估时,采用的最基本方法就是( D ),以重置完全价值作为确定各类房屋建筑价值的基本依据。
A、固定资产重置计算方法 B、固定资产的原价值
C、固定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 D、固定资产重置折旧计算方法
147、城乡居民财产火灾损失计算中,衣物、日常生活用品损失的计算方法是( B )。
A、 一律按烧损前财产总量价值的20%计算
B、 一律按烧损前财产总量价值的30%计算。
C、 损失额(元)=重置价值(元)×[1—(1/折旧年限(年))×已使用时间(年)]×烧损率(%)
D、 一律按烧损前财产总量价值的50%计算。
148、为了科学地进行核定火灾损失,就要对火灾现场建筑物、设备、物资的残留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准确评价其烧损情况,得出相应的烧损率。设备固定资产烧损率是( C ) ,即是严重烧损。
A、50% B、60% C、70% D、80%
149、为了科学地进行火灾损失计算,就要对火灾现场建筑物、设备、物资的残留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准确评价其烧损情况,得出相应的烧损率。符合下列哪些条件之一,就能判定设备固定资产烧损率40%,是一般烧损:( A )。
A、部分零部件、附属件损坏,导致部分使用功能和精确度降低或丧失,需通过项修,部分拆卸分解,修理或更换烧损件才能修复。
B、少量零部件、附属件受损,使用功能及精确度基本未受影响,通过小修,进行简单的修理或更换即可修复。
C、大部分零部件、附属件或关键零部件损坏,导致大部分使用功能和精确度降低或丧失,必须通过大修,全部拆卸分解,修理或更换烧损件才能修复。
D、大部分零部件、附属件或关键零部件损坏,失去了原有的全部使用价值。
150、为了科学地进行火灾损失计算,就要对火灾现场建筑物、设备、物资的残留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准确评价其烧损情况,得出相应的烧损率。设备固定资产烧损率为( A ),即是轻微烧损:
A、10% B、20% C、30% D、40%
1、负责火灾调查管辖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 B ),及时开展现场勘验活动。
A 、组织火调人员 B、派员携带装备
C、组织现场勘验人员 D、组织派出所人员
2、发现放火案件线索,涉嫌放火罪的,经( A )批准,将现场和调查材料一并移交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并协助勘验;确认为治安案件的,移交治安部门。
A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
B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现场勘验负责人
C公安机关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
3、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勘验火灾现场由( A ),勘验人员分工合作,落实责任,密切配合。
A、现场勘验负责人统一指挥 B、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统一指挥
C、公安机关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统一指挥 D、火调专家
4、火灾现场勘验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火灾调查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现场勘验开始前,由负责火灾调查管辖的( A )。
A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指定
B公安机关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指定
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上一级负责人指定
5、封闭火灾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采用设立警戒线或者封闭现场出入口等方法,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情况特殊确需进入现场的,应经( A )批准,并在限定区域内活动。
A火灾现场勘验负责人 B公安机关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
C火灾现场保护人员
6、对解除火灾现场封闭的应( C )。
A通知街道办事处 B通知村民委员会 C通知火灾当事人
7、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勘验火灾现场时,勘验人员不应少于( B )。
A 1人 B 2人 C 3人
8、提取金属短路熔痕时应注意查找对应点,在距离熔痕( C )处截取。
A 5cm B 8cm C 10cm
二、多选题(共计143题)
1、火灾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有( ABD )。
A、依靠人民群众 B、实事求是 C遵纪守法 D、及时全面
2、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具有以下权力( BCD )。
A、依法给予火灾事故责任者行政处分的权力 B、封闭火灾现场的权力
C、对火灾事故负责调查的权力 D、对火灾事故责任者和阻挠调查火灾事故者进行处理
的权力
3、下列属于初步勘查主要内容的有( ABCD )。
A、电气控制装置、线路其位置被烧状态 B、物体倒塌方向
C、金属物体变形熔化情况 D、有无放火条件和痕迹物证
4、下列那些情况应该扩大保护区的范围( BCD ) A、具有纵火嫌疑的 B、起火点位置未确定的 C、电气故障引起的
D、爆炸现场
5、现场询问的作用有( ABD )。
A、为现场勘查提供线索;B、有助于判断痕迹与物证;
C、直接认定火灾原因;D、有利于分析判断案情。
6、下列对象中属于现场询问的是( ACD )。
A、发现火灾的人和报警者 B、火灾事故调查人员C、参加扑救的消防队员
D、最先到火场救人的人
7、火场中木材燃烧痕迹具有哪些证明作用。( BCD )
A、证明起火原因 B、证明蔓延方向
C、证明蔓延速度 D、证明起火点
8、下列能证明玻璃在是起火后破裂的有( ACD )
A、玻璃贴地一面有烟熏 B、大部分玻璃碎片贴紧地面
C、玻璃断面比较清洁或烟尘少 D、碎片重叠部分下面一块玻璃重叠或非重叠部分有烟熏。
9、下列现象属于短路熔痕的有( ABC )
A、熔痕与本体界线清楚,无明显的过渡区 B、熔痕在另一根导线或导体上存在对应点:
C、熔痕变形范围大,退火明显,形成流淌
D、多股软线除了溶痕处熔化成一个较大的熔珠外,熔珠附近的多股线仍然是分散的。
10、下列属于电气线路过负荷特征的有( ACD )
A、导线绝缘内焦、松驰、滴落 B、同一导线不同处的截面金相组织不同
C、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 D、铜导线形成了均匀分布的大结疤。
11、下列属于液体燃烧痕迹特征的是( ABC )
A、平面上的燃烧轮廓 B、形成低位燃烧
C、在可燃物上形成烧坑和烧洞 D、“V”形烧痕。
12、现场录像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作用是.( ABCD )
A、为调查火因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 B、可以弥补现场照相的缺陷和不足
C、为复查和恢复现场提供参考 D、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13、火灾现场绘图根据形式主要可分为( BCD )
A、草图 B、立面图 C、剖面图 D、平面图 .
14、下列属于专项勘查的主要内容的是:( ABD )
A、自燃物质的特性及自燃条件 B、电气线路有无短路点和过负荷现象
C、伤者烧伤重点部位和程序 D、用电设备有无过热现象及内部故障并分析原因
15、下列属于初步勘查的主要内容的是:( ABCD )
A、电气控制装置、线路其位置被烧状态 B、物体倒塌方向
C、金属物体变形熔化情况 D、有无放火条件和痕迹物证
16、下列属于细项勘查的主要内容的是:( ABCD )
A、提取证明起火物的残留物 B、物体塌落位置、层次
C、不燃物体烧损、熔化部位和状态 D、物体内部烟熏痕迹
17、下列哪种情况应列入火灾统计范围:( ABCD )
A、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 B、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
C、破坏性实验中引起的实验体燃烧 D、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燃烧
18、火灾现场勘查的方法有(.ABCD )
A、离心法 B、向心法 C、分段法 D、循线法
19、下述能说明起火点重要性的正确观点是 ( ABC )
A、起火点是认定火灾原因的出发点
B、及时准确地判定起火点是尽快查明起火原因的重要基础
C、找不到起火点,确定起火原因就无从谈起
D、找到了起火点,就找到了起火原因
20、进户线勘验的重点是检查( BCD )
A、保险丝 B、进户穿管 C、进户线接头 D、线路中所接的电器
21、一次短路熔珠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有何特征( BC )。
A、内部气孔较少、较小 B、金相组织都是由细小的柱状晶或胞状晶组成
C、内壁呈细鳞状,没有光亮斑点与纹痕 D、在过渡区其晶界不太明显 E、在偏光下观察时,空洞周围的(Cu+Cu20)共晶体较明显
22、火灾现场按其形成后有无变动,可分为( BC )
A、纵火现场 B、原始现场 C、变动现场 D、爆炸现场
23、火灾现场照相的内容总体可分为( ABCD )
A、火场概貌照相 B、火场方位照相 C、火场重点部位照相 D、火场细目照相
24、下列选项中达到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标准的有( BC )
A、死亡、重伤100人 B、死亡30人
C、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 D、受灾户数30户
25、现场勘查原则的有( BCD )。
A、先动手后静观; B、先照相后提取;C、先表面后内层 D、先重点后一般;
26、现场勘查步骤的有( ABCD )。
A、初步勘查 B、专项勘查 C、剖面勘查 D、细项勘查
27、下列熔痕中属于一次短路特征的是( BC )
A、同一根导线上只发现一处短路熔痕 B、熔痕的组织为细小柱状晶;
C、熔痕的气孔小而少,气孔内壁不粗糙,基本没有光亮斑点;
D、熔痕的组织为粗大的柱状晶,并可隐见大晶界。
28、下列属于火灾中死亡的特征是( ABD )
A、尸体创口有生化反应 B、尸体呼吸道内有异物
C、尸体血液内无C0 D、尸体呼吸道有烧伤
29.火灾现场特点是指( ABC )。
A、火灾现场的暴露性与破坏性
B.火灾现场的复杂性与因果关系的隐蔽性
C.同类现场的共同性与具体火灾现场的特殊性
D.火灾原因的不确定性
E.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质燃烧速率的不确定性
30.火灾现场的暴露性是指火灾发展到一定程度,其( ABCD )都可能为人们所察觉。
A.烟 B.焰 C.声 D.光 E.热值
31.遇有( ACE )等情况时,根据需要应适当扩大保护区。
A.不能确定起火点位置 B.阴燃起火
C.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 D.雷击引起的火灾 E.爆炸现场
32.为查明火灾原因,( ABCDE )应被列为调查询问的对象。
A.发现火灾的人、报警者和最先到达火场救火的人
B.最后离开起火部位或在场工作的人
C.熟悉起火部位周围情况的人
D.熟悉生产工艺过程的人
E.火灾责任者和受害人
33.调查询问的目的,是要掌握起火前现场的( ABCDE )。
A.建筑结构、耐火等级
B.火源、电源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C.生产工艺流程、机器设备的布局,原料、产品的性质和火灾危险性
D.火灾事故前的异常征候,起火时间、部位和施救情况
E.防火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在场人员的活动情况 34.调查询问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和报警人,主要应调查询问( ABCDE )等内容。
A.发现起火的时间、地点;最初起火的部位及证实起火时间和部位的依据等
B.报警时间、地点及报警过程
C.发现起火的详细经过。即发现者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起火前有何征象。发
现时是什么物质在燃烧,有何声、光、味等
D.发现起火时,火源、电源情况,电灯和其他用电设备是否处于通电状态
E.发现起火后,采取过哪些灭火措施,现场有无变动,变动的原因和情况
35.调查询问最后离开起火部位的人或在场人员,主要应调查询问( ABCDE )等内容。
A.在场时的活动情况,离开起火部位之前是否吸烟或动用了明火,生产设备
运转情况,本人具体作业或其他活动内容及活动的位置
B、离开之前火源、电源处理情况,是否关闭燃烧气源、电源。附近有无可燃、
易燃物品及它们的种类、性质、数量
C.在工作期间有无违章操作行为,是否发生过故障,采取过何种措施
D.其他在场人员的具体位置和活动的内容。何时,为何离去
E. 离开之前,是否有异常气味和响动,门窗关闭情况
36.调查询问熟悉起火部位周围情况的人或熟悉生产工艺的人,主要应询问( ABCDE )等内容。
A.建筑平面布置、建筑物概况、建筑的耐火等级
B.火源、电源情况
C.储存物资的情况
D.有无火灾史
E.设备及工艺情况,以往生产及设备运转情况
37.调查询问最先到达火场救火的人,主要应询问( ABCDE )等内容。
A.到达火场时,火势发展的形式和特点,燃烧的具体部位;火焰、烟雾的颜色、气味
B.到达火场时,火势蔓延到的部位和扑救过程
C.进入火场的具体路线
D.是否发现了可疑的物体、痕迹及可疑人进出
E.起火单位的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遭到了破坏
38.调查询问值班人员,主要应询问( ABCDE )等内容。
A.交接班时间、记录
B.用火、用电情况
C.发现起火的经过、火势蔓延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D.值班巡查情况
E.有无人员进出现场及时间、路线
39.火场现场调查询问的原则是( ABCD )。
A.抓住中心 B.明确目的 C.讲究谈话艺术 D.重复询问
E.个别询问
40.询问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 自由陈述法 B.广泛提问法 C.联想刺激法 D.检查性提问法
E. 质证提问法
41.火灾现场调查询问工作必须做到( ABCDE )。
A.及时 B.全面 C.细致 D 客观 E.合法
42.现场勘查的主要目的是( ABCDE )。
A.确定起火部位 B. 确定起火 C.确定起火原因 D. 验证证人证言
E.为查明火灾责任搜集证据
43.现场勘查的主要任务有( ABCDE )。
A.获取认定起火部位、起火点的证据 B.获取确定起火源的证据
C.获取认定起火物的证据 D.查明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
E.消防设施的效能及其他相关情况
44.常用的火灾现场勘查方法有( BCDE )。
A.细项勘查法 B.离心法 C.向心法 D.分段法 E.循线法
45.为了保持痕迹、物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对认定的具体部位和具体物证的勘
验,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ABCD )。
A.先静观后动手 B.先照相后提取
C.先表面后内层 D.先重点后一般
E.先一般后重点
46.“4431程序”的含义是( ABCE )。
A.“4”项勘查准备 B.“4”项勘查项目
C.“3”项综合整理工作 D.“1“份火灾事故责任书
E.“1”份火灾原因认定书
47.“4431程序”的4项勘查项目是指( ABCE )。
A.环境勘查 B.初步勘查
C.细项勘查 D.鉴定勘查 E.专项勘查
48.对火场外部环境观察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道路及围墙、栏杆有无可疑人出入的痕迹,判断有无放火的可能
B.判断有无飞火引起火灾的可能
C.火场周围及上空通过的电气线路、进户线状况,广播、通讯等线路与电气线路之间的间距
D.火场周围地下是否敷设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管道和阀门的状态情况
E.如果怀疑火灾和雷击有关,应观察火场地形、火场最高物体与周围物体相对高度,判定可能的雷击点与起火范围之间的关系
49.从火场外向火场主体观察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燃烧范围、大致的燃烧终止线
B.火场燃烧破坏程度
C.建筑承重构件的倒塌形式和方向
D.建筑外表面形成的烟熏痕迹和低熔点物体熔化滴落痕迹
E.通向火场的通道、开口部位变化情况
50.初步勘查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从整体上查清现场的燃烧程度
B.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燃烧终止线
C各部位各物体被烧情况,倒塌物体的种类、倒塌方向及特征
D.立面物体上形成的各种燃烧图痕
E.各种火源、热源的位置和状态,电气线路及控制装置的状态
51.细项勘查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可燃物烧毁、烧损状态。不燃物体烧损、熔化部位和状态。物体塌落位置、
层次和倒塌方向
B.物体内部有物证意义的烟熏痕迹和其他物证痕迹
C.检查测定电气线路、设备、控制装置,计算负荷,确定短路点
D.死者死前死后的位置、死后姿态、外部烧伤特征,是否有外伤
E.提取需做技术鉴定的物体和物质
52.专项勘查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各种引火物,如油丝、油瓶残体等,根据物品分析其来源
B.分析电气线路有无短路点和过负荷现象,根据其特殊痕迹分析短路和过负荷原因
C.用电设备有无过热现象及内部故障,分析其过热和故障原因
D.寻找机械设备有无摩擦痕迹,分析造成摩擦的原因
E.查寻反应容器有无泄漏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条件和爆炸原因
53.现场勘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 BCE )。
A.成分分析法 B.剖面勘查法
C.逐层勘查法 D.金相法 E.复原勘查法
54.下列各项中,关于制作现场笔录的不正确的说法是( CD )。
A.记述要客观 B.记述要突出重点
C.笔录不一定要由勘查人员制作,可由公安消防机构具有岗位资格的人制作
D.有多处现场的,应综合制作勘查笔录
E.痕迹、物证、细目要详细记载
55.通过对木材燃烧痕迹的分析,可以证明( ACDE )。
A.蔓延速度 B.受力方向 C.火场温度 D.起火点
E. 蔓延方向
56.火场上木材燃烧后的表面特征可以表明火流强度的大小及速度。( BE )证明火势小,蔓延速度慢。
A.炭化层薄 B.炭化层厚
C.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的界线分明 D.炭化层表面有光泽
E.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
57.金属在火灾中通常会发生( ABCDE )。
A.物态变化 B‘表面氧化 C.弹性变化 D.强度变化 E.结构变化
58.受热炸裂的玻璃与受外力冲击破坏的玻璃,从宏观上区别主要有( ABCDE )。
A.碎片形状不同 B.碎片散落地点不同
C.碎片散落框架两侧数量不同 D.残留在镶框上的牢固程度不同
E.裂纹形状不同
59.火灾现场中的玻璃破坏痕迹可以证明( ACDE )。
A.受力方向 B.火灾的蔓延方向 C.碎裂的时间 D.火势猛烈程度
E.火场温度
60.短路痕迹可用以证明( ABCD )。
A.起火原因 B.起火点 C.起火部位 D.火势蔓延方向
E.火势蔓延速度
61.过负荷导致导线的绝缘( ACE )。
A.内焦 B.外焦 C.松弛 D.将芯线抱紧 E.滴落
62.液体燃烧具有( ACD )等痕迹特征。
A.在地毯、木地板或水泥地面上可留下燃烧轮廓. B.低位燃烧
C.在其他可燃物体上可能形成坑洞
D.在未涂漆的木材上,可能留下清晰的凸凹炭化纹理
E.高位燃烧
63.烟熏痕迹可用以证明( ABCDE )。
A.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位 B.起火特征
C.燃烧物种类 D.燃烧时间
E.插座、插头和刀型开关的状态
64.当火场受到严重破坏时,用一般常规方法难以鉴别屋架的倒塌形式、倒塌方
向和起火点,此时可采用( BDE )等鉴别方法。
A.根据“交叉形”倒塌痕迹判定倒塌方向
B.根据屋架上、下弦残体位置判定倒塌方向
C. 根据“斜面形”倒塌痕迹判定起火点
D.根据屋架支座破坏痕迹和屋架下弦残体的长短判断起火点置.
E. 根据屋架中金属构件的位置和状态判定起火点
65.利用倒塌掉落痕迹判定起火点时,尤其应注意下列问题( ABCDE )。
A.只有一个支撑点的物体倒塌方向可能与起火点所在方向相反
B.爆炸造成的物体和构件的倒塌方向,一般都以炸点为中心向外倒塌
C.用塌落层次判定起火部位时,应注意该部位是否与通风口位置相关
D.物体在火灾发生前和火灾扑灭后发生的倒塌对起火点所在方向不具证明作用
E.不规则杂乱倒塌,一般不作证明起火点的根据
66.( ABCDE )等均可能产生摩擦痕迹。
A.皮带传动装置未及时上防滑油 B.皮带松弛
C.设备安装不合格 D.设备故障 E.堵料或进入杂质
67.尸体在火场勘查中的证明作用有( ABCDE )。
A.证明火灾性质 B.证明起火部位
C.证明起火点 D.证明起火原因
E.证明发生事故的时间
68.火灾现场照相的内容包括( ABCD )。
A.火场方位照相 B.火场概貌照相
C.火场重点部位照相 D.火场细目照相
E.多向拍照法照相
69.火场照相常用方法有( ABCDE )。
A.相向拍照法 B.多向拍照法
C.回转连续拍照法 D.直线连续拍照法
E.比例拍照法
70.火灾现场图可根据其内容分为( ABCDE )等。
A.现场物品复原图 B.现场电气线路图
C.现场人员定位图 D.产品工艺流程图
E.现场痕迹图
71.绘制火灾现场图的基本要求有( ABCDE )。
A.制图人亲临现场,实地测量
B.抓住绘制重点,突出起火部位或与火灾相关物品
C.按有关规定选用图例、图纸规格及比例
D.平面图应绘指北针
E.要有制图人、审核人的签名
72.为了验证或核实起火原因,研究事故蔓延扩大的情况而进行的模拟实验,其基本要求是( ABCDE )。
A.应尽量在原来起火的地点进行,如不具条件,可另择相似原起火地点条件
的地点进行
B.实验时的自然条件应尽量与起火时的自然条件相同或接近
C.应使用火场上原有的起火物品和与现场相同的起火源、起火物进行实验
D.如不具备使用火场上原有的起火物品、起火源、起火物的条件,可尽量选
用相似的起火物品、起火源和起火物
E.应邀请两名以上证人参加
73.送检火灾物证样品时,一般应注意( ABCDE )。
A.送检人是熟悉火灾案件情况或了解现场勘查及物证取样情况的人员
B.送检人应详细介绍有关情况及物证的发现和取样情况,以及样品是否被破
坏和有无改变的情况
C.清单上要注明每个物证检材及比对样品的来源 D.送检要求应具体明确
E.如复核,应写明要求复核的原因和复核的目的,同时必须附原鉴定单位的检验报告
74.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电气火灾鉴定技术方法有模拟实验法和( ABCDE )。
A.导线熔痕宏观鉴定法 B.金相分析法
C.微观形貌鉴别法 D.成分分析法 E.剩磁法
75.在现场勘查工作中,常见的一次短路熔痕有飞溅熔珠和( ABCDE )。
A.短路熔珠 B.尖形熔 C.凹坑状熔痕 D.点状熔痕
E.多股铜芯线短路熔痕
76.一次短路熔珠金相磨面内部气孔( ACE )。
A.小 B.大 C.较少 D.多 E.较整齐
77.二次短路熔珠金相磨面内部气孔( ACE )。
A.多 B.较少 C.大 D.较整齐 E.不规整
78.相对于二次短路熔珠而言,一次短路熔珠空洞周围的铜和氧化亚铜共晶体( BC )。
A.较多 B.较少 C.不太明显 D.较明显 E.无差异
79.判定起火点位置,应根据( ABCDE )综合分析。
A.火势蔓延痕迹 B.起火特征 C.人证 D.火源物证
E.人员伤亡情况等其他证据
80.根据人证判定起火点位置,主要是根据( ABCDE )等证言分析判定。
A.最早出现火光或冒烟的部位 B.发出异常声响和气味的部位
C.有关热感的部位 D.电气反常情况
E.发现火灾的时间差
81.认定起火点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一般情况下应先确定起火点
B.必须用充分的现场痕迹物证和人证确定起火点
C.坚持起火点和起火源的一致性
D.起火点、起火源和起火物应互相验证
E.实事求是划定起火范围
82.认定起火点应注意的问题是( ABC )。
A.用局部烧得“重”的痕迹判定起火点时,必须具有以此为中心向外连续蔓
延的燃烧痕迹
B.某些火灾不一定只有一个起火点
C.起火点可能在现场空间的任何位置上
D.必须采用金相法对物证进行鉴定
E.必须采用成分分析法对物证进行鉴定
83.认定起火时间的主要依据是现场询问材料以及能证明起火时的痕迹、物证,
包括( ABCDE )等。
A.发现人、报警人、接警人、当事人反映的情况
B.相关事物的反应
C.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及其烧损程度
D.物质燃烧速度
E.火场死者的死亡时间
84.判定电气火灾,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E )。
A.起火点及其附近必须存在电气设备或电流线路
B. 电气线路或设备必须处于通电或局部带电状态
C.电气线路或设备必须发生足以引起火灾的故障
D.引发事故的电气线路通电或设备的运转必须在火灾发生之前
E.电气线路、设备的故障点或发热、发火元件的位置必须与起火点相对应
85.电路中发生短路时,会造成保险丝的迅速熔化( BC )。
A.产生“熔断”现象 B.产生“爆断”•现象
C. 留下保险丝熔融气化的喷溅痕迹 D.没有保险丝熔融气化的喷溅痕迹
E.产生“粘连”现象
86.电气线路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 ABCDE )。
A. 短路 B.过负荷 C.接触不良 D.断路 E.漏电
87.按雷击的破坏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ABC )。
A.直击雷 B.感应霄 C.雷电波侵入 D.静电感应 E.电磁感应
88.感应雷可以分为( BC )。
A. 雷电波侵入 B.静电感应 C.电磁感应 D.直击雷
E.引燃效应
89.雷击火灾现场可能会遗留( ABCDE )等特征。
A.金属熔化 B.雷电通道附近的铁磁性材料被磁化
C.环形金属线(丝)接头可能产生电熔痕 D.建筑物被破坏
E.尸体呈电击状
90.判定静电火灾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BCDE )。
A.现场要有能够产生静电的条件
B.静电的积累足以产生放电的电量
C.具有带电体放电的条件
D.放电能量大于被引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E.放电点周围存在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气体或粉尘
91.炸药爆炸的现场特征是( ABCDE )。
A.炸点明显 B.抛出物细碎、量多、密集
C.冲击波强度大,传播方向均匀,衰减快
D.在炸点和抛出物上有比较明显的烟痕
E.可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留下燃烧痕迹
92.可燃气体爆炸的现场特征是( ABCDE )。
A.击碎力小,抛出物块大,量少,抛出距离近
B.冲击波作用弱 C.燃烧波作用范围广,致伤多
D.烟痕不明显 E.易引起燃烧
93.自燃火灾认定要点是( ABCDE )。
A.发生火灾前,起火点处存在自燃物质
B.起火点有炭化区,范围比一般火灾形成的炭化区大,炭化程度深,并在附近物体上形成明显烟痕
C.可能留下低位燃烧痕迹
D.一般是由内向外燃烧
E.可能形成多个起火点
94.( BCD )是初步判定植物堆垛自燃的证据。
A.堆垛干燥 B.堆垛存放时间较长,起火前曾遭受雨淋
C.堆垛顶起火前冒水气、塌陷
D.堆垛内部首先阴燃
E.堆垛外部首先起火
95.( ABCDE )等属于遇湿易燃物品。
A.金属钠 B.金属锶 C.金属钙 D.金属氢化物 E.碳化钙
96.火灾现场发现有下列特征之一的应考虑放火嫌疑( ABCDE )。
A.排除自燃、雷击、飞火等因素后,确认有多个起火点
B.起火点不具备其他火源引起火灾的条件
C.现场有放火遗留物
D.现场有明显的破坏痕迹
E.现场物品有翻动、移动痕迹
97.根据现场的燃烧痕迹以及人证物证认定放火案件,其要点是( ABCDE )。
A.准确确认起火点
B.排除起火点处存在其他火源引起火灾的可能性
C.获取放火嫌疑人到达起火点的证据
D.获取引火物或火种物证
E.获取确定放火嫌疑人的证据
98、在调查询问过程中,火灾调查人员应重点查明:(ABCDE)。
A、起火建筑物的结构、用途、耐火等级
B、火源、电源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C、生产工艺流程、机器设备的布局,原料、产品的性质、火灾危险性和存放地点
D、火灾事故前的异常征兆
E、起火时间、部位和施救情况
99、审查证人证言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BCDE)。
A、审查证人与火灾及案件处理结果有无利害关系,证人提供证言是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B、审查证人证言与案件其他证据或有关常识有无矛盾
C、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
D、审查收集证人证言的方法是否合法、科学。
E、审查证人证言的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合情合理,前后有无矛盾。
100、火灾调查分析中常用的逻辑方法,主要包括¬¬(ABCDE)。
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假设 E、推理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
A、火灾现场烧得重的部位不一定都是起火点
B、火灾现场烧得重的部位一定都是起火点
C、起火点的位置没有特定的地点
D、起火点的位置有特定的地点
E、只有一个起火点的现场可以排除放火嫌疑
101、可能形成多个起火点的火灾有(ACD)。
A、放火火灾
B、电气线路短路火灾
C、电气线路过负荷火灾
D、自燃火灾
E、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
102、判断电气火灾,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
D)。
A、起火点及其附近必须存在电气设备或有电气线路经过
B、电气线路或设备必须处于通电或局部带电状态
C、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必须发生足以引起火灾的故障
D、电气故障的发生或者发热,电气设备的使用必须在火灾发生之前
E、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必须是非正规厂家生产或安装
103、线路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 ABCDE )。
A、短路 B、断路
C、过负荷 D、接触不良
E、漏电
104、通常情况下,( CE )的表面温度可以导致紧贴或靠近的可燃物起火。
A、霓虹灯 B、高压汞灯
C、白炽灯 D、日光灯
E、碘钨灯
105、为查明火灾原因,( ABCDE )应列为调查询问的对象。
A、发现火灾的人、报警者和最先到达火场救火的人
B、最后离开起火部位或在场工作的人
C、熟悉起火部位周围情况的人
D、熟悉生产工艺过程的人
E、火灾责任者和受害人
106、( BCD )是初步判定植物堆垛自燃的证据。
A、堆垛干燥
B、堆垛存放时间较长,起火前曾遭受雨淋
C、堆垛顶起火前冒水气、塌陷
D、堆垛内部首先阴燃
E、堆垛外部首先起火
107、初步勘验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燃烧终止线。
B、不同部位各种物质烧毁情况,同一物体不同方向的烧毁情况。
C、物体上形成的燃烧图痕或烟熏痕迹。
D、电气线路有无短路点。
E、提取现场残存的燃烧物、引燃物和发热体的残体。
108、烟熏痕迹是认定火灾原因的重要证据,具有多种证明作用,可以(ABCDE)。
A、证明起火部位、起火点 B、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C、证明起火特征 D、证明燃烧物种类 E、证明燃烧时间
109、起火特征分为(ABE)三种起火方式。
A、阴燃起火 B、明火点燃 C、发展阶段
D、初期阶段 E、爆炸起火
110、通常作为火灾证据的燃烧图形有( ABCDE )条状形以及与发火物相似的图形和液体流淌图形。
A、 “V”字形 B、斜面形 C、梯形 D、圆形 E、扇形
111、炭化痕迹的证明作用(ABCDE )。
A、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B、证明起火部位、起火点
C、证明起火特征 D、证明燃烧时间 E、火势蔓延的速度
112、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有( ABCDE)。
A、证明玻璃破坏的原因 B、证明受力方向
C、证明打破时间 D、证明火势猛烈程度 E、证明火场温度
113、下列现象属于导线短路熔痕特征的有( ABD )。
A、熔痕与导线本体界线清楚,无明显的过渡区
B、熔痕在另一根导线上存在对应点
C、熔痕变形范围大,退火明显,形成流淌
D、多股铜芯线除了端部形成熔珠外,熔珠附近的多股线仍然是分散的
E、熔痕在另一根导线上不存在对应点
114、火场上木材燃烧后的表面特征可以表明火流强度的大小及速度。( BE )证明火势小,蔓延速度慢。
A、炭化层薄 B、炭化层厚
C、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的界线分明 D、炭化层表面有光泽
E、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
115、过负荷导致导线的绝缘( ACE )。
A、内焦 B、外焦 C、松弛 D、将线芯抱紧 E.滴落
116、受热炸裂的玻璃与受外力打击破坏的玻璃,从宏观上有明显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外力打击玻璃呈树枝状或呈龟背状;热炸裂玻璃呈放射状
B、外力打击玻璃落点向一面散落多;热炸裂玻璃往往散落在窗框两侧
C、火灾前外力打碎的玻璃碎片朝地一面无烟迹;火灾中受热炸裂的玻璃碎片朝地一面有烟迹
D、外力打击玻璃碎片呈尖刀形,锐利,曲变小;热炸裂作用玻璃碎片无固定形状,曲度大,很少有锐角
E.受外力打击玻璃残留在柜架上的若没经过火焰作用,一般附着不牢;而受热炸裂的玻璃,残留在柜架上的,往往附着牢固
117、( ABCDE)等均可能产生摩擦痕迹。
A、皮带传动装置未及时上防滑油 B、皮带松弛
C、设备安装不合格 D.设备故障 E、堵料或进入杂质
118、火灾中烧死的人员其尸体特征是( ADE )。
A、尸体创口有生化反应 B、尸体创口无生化反应
C、尸体血液内无C0 D、尸体呼吸道烧伤
E、尸体四肢呈卷曲状或抱头作保护姿势
119、烟熏浓密程度与可燃物的( ABCDE)等因素有关。
A、性质 B、数量 C、燃烧时的发烟量大小 D、通风条件 E、燃烧温度
120、火灾伤亡是指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 ABCDE )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均应列入火灾伤亡统计范围。
A、窒息 B、中毒 C、辐射 D、触电 E、高温
121、城乡居民( BCD )等财产按当地当时重置价值,以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
A、衣物 B、家具 C、文体用品 D、家电 E、日常生活用品
122、( BDE )财产损失计算,按烧损前购进价格加上税金、运输、仓储等费用扣除残值计算。
A、城乡居民财产 B、原材料 C、黄金饰品 D、商品 E、燃料
123、所谓烧损率是指财产直接被(ABCDE)等所造成的外观、结构、使用功能、精确度的损坏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A、烧毁 B、烧损 C、烟熏 D、辐射 E、水渍
6、( ABC )发生的火灾,分别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统计。
A、军队 B、矿井地下部分 C、森林 D、油田 E、公共场所
124、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是指被火灾烧毁、( ACD )等所造成的损失。
A、被火灾烟熏 B、 火灾中盗抢
C、灭火中破拆、水渍 D、火灾引起的污染
E、火灾中受伤人员医疗费
125、列入火灾统计范围的情况包括( ABCE)。
A、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
B、破坏性实验中引起非试验体的燃烧;
C、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在正常行驶和停止状态下的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
D、车辆因碰撞而导致本身燃烧
E、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
1、火灾现场勘验是指现场勘验人员依法并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与火灾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表面等进行( ABCDE )和提取物证的活动。
A 勘查 B 验证 C查找 D检验 E鉴别
2、现场询问主要是为( AE )所进行的打听、发问。
A现场勘验提供勘验重点 B确定起火部位
C确定起火点 D确定火势蔓延方向
E印证现场勘验所获取的证据材料
3、现场分析是指综合现场勘验、现场询问情况,对所获取的证据材料、调查线索进行( ACE )的过程。
A筛选 B分析 C研究 D验证 E认定
4、放火案件线索是指现场勘验、调查询问过程中发现的能够证明放火嫌疑的( ABDE )等。
A痕迹 B物品 C证人证言 D信息 E迹象
5、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参加现场勘验:( ABCD )
A有人员死亡的火灾 B国家机关 C托儿所
D邮政和通信 E娱乐场所火灾。
6、火灾现场勘验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收集( ABCDE )。
A火灾事实有关的证据 B调查线索 C其他信息
D分析火灾发生、发展过程 E为火灾认定,办理行政案件、刑事诉讼提供证据
7、火灾现场勘验工作主要包括:( ABCDE )
A现场保护 B实地勘验 C现场询问
D 物证提取 E现场分析
8、现场勘验负责人应履行下列职责:( ABCDE )
A组织、指挥、协调现场勘验工作 B确定现场保护范围
D确定勘验、询问人员分工 C决定现场勘验方法和步骤;
E组织进行现场分析,提出现场勘验、现场询问重点
9、现场勘验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ABCDE )
A按照分工进行现场勘验、现场询问
B进行现场照相、录像,绘制现场图
C制作现场勘验记录,提取火灾物证及检材
D向现场勘验负责人提出现场勘验工作建议
E参与现场分析
10、火灾现场勘验应遵守( ABD )的原则,按照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细项勘验和专项勘验的步骤进行。
A先静观后动手 B先表面后内层 C逐层法
D先重点后一般 E水洗法
11、环境勘验的内容主要有:( ABE )
A着火建筑物等的燃烧范围、破坏程度、烟熏痕迹、物体倒塌形式和方向
B现场周围有无监控录像设备
C现场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烧损程度
D垂直物体形成的受热面及立面上形成的各种燃烧图痕
E现场周围有无引起可燃物起火的因素
12、现场勘验记录包括:( BCDE )
A现场勘验笔录 B现场图 C现场照片
D现场周围群众的议论 E现场录像
13、现场照相分为:( ABDE )
A现场方位照相 B概貌照相 C广角照相
D细目照相 E重点部位照相
14、现场询问的主要内容是:( ABCDE )
A发现起火的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特征、火灾蔓延过程
B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活动情况以及是否发现有可疑人员
C用火、用气、用电、供电情况
D异常气味、声音
E物品摆放情况
15、现场实验应验证如下内容:( ABCDE )
A某种引火源能否引燃某种可燃物
B某种可燃物、易燃物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所留下的某种痕迹
C某种可燃物、易燃物的燃烧特征
D某一位置能否看到或听到某种情形或声音
E当事人在某一条件下能否完成某一行为]
16、现场分析和认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A有无放火嫌疑 B是否复勘现场
C火灾损失、火灾类别、火灾性质、火灾名称
D报警时间、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起火原因
E提出是否聘请专家协助调查的意见
17、下列情形那些为放火案件线索:( ACDE )
A尸体有可疑的非火灾致死特征
B有两个以上起火点的
C监控录像记录有可疑人员活动的
D同一地区有相似火灾重复发生的
E建筑物门窗、外墙有非施救或逃生人员所为的破坏、攀爬痕迹
18、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保留现场:( ABCE )
A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
B可能发生民事争议的火灾
C当事人对起火原因认定提出异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有必要保留的
D其他非人为不可能引起火灾的
E具有其他需要保留现场情形的。
三、判断题(共计143题)
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可由省、市、县三级调查,并成立事故调查组。( × )
2、在潮湿的空气中,黄磷温度达45℃左右就会着火。( √ )
3、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 )
4、现场保护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遵守纪律,有组织地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除现场保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随便进入现场,触摸、移动、拿用现场物品。( √ )
5、制作现场询问笔录必须准确、客观、完全、合法,必须是两人询问。( √ )
6、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允许询问对象亲笔书写证言。( √ )
7、火灾现场中烧得最“重”的部位一定是起火点。( × )
8、现场勘查笔录只能由勘查人员制作,对于多次勘验的现场和有多处现场的,可制作在同一个现场勘查笔录上。( × )
9、火灾痕迹物证是指证明火灾发生原因和经过的一切痕迹和物品,包括了火灾现场的模拟实验。( × )
10、在利用痕迹物证证明过程中,必须利用多种痕迹物证及其他火灾证据共同证明二个问题,才能保证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 )
11、如果火场中发现的一块玻璃,其裂纹以一个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形成向四周放射的裂纹,碎块尖角锋利,边缘整齐平直,则其为火灾前被击碎。( √ )
12、现场勘查笔录是对火灾现场及勘查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客观记载,其可以对起火部位、起火点、起火原因进行评述。( × )
13、如果火场中发现一木材炭化层薄,炭化非炭化部分界线明显,则证明了该处的火势强蔓延快。(√ )
15、玻璃破裂的断面上的弓形线汇集的一面是受力面(√ )
16、如果火灾现场发现了一次短路熔痕,则可认定该起火灾为电气短路火灾。( √ )
17、一般情况下,现场中离已动作的保护器(配电盘)最远的一个电熔痕就是最先(第—个)形成的电熔痕,起火点可能在这个电熔痕位置附近,其他部位形成的电熔痕指出了火势蔓延的顺序和方向( × )
18、如果火场中插头和插座内侧均无烟痕,则说明发生火灾时插头已插入插座。(√ )
19、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近的公安消防机构负责调查,有关区域的公安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 )
20、火灾死亡统计以发生火灾24小时内死亡为限。( × )
21、火灾中轻微烧损的房屋、构筑物财产损失直接按照实际修复费计算(× )
22、外国人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 )
23、破坏性试验中引起和实验体的燃烧不列入火灾统计范围。( × )
24、军队、矿井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属于公安消防机构统计范围。( √ )
25、火灾损失指被火灾烧毁和灭火中破拆或受水渍等损坏的建设设备、物资等直接损失。( √ )
26、两种物体接触分离时产生静电,分离速度越大,产生的静电电压越低。( × )
27、一次短路形成的铝导线熔珠直径是线径的1—3倍。( √ )
28、视听资料可以作为火灾事故的证据使用。( √ )
29、炸药爆炸和气体爆炸都是化学性爆炸。( √ )
30、油脂类物质中脂肪酸甘油脂的不饱和度越低,越易氧化,自燃的可能性越大,其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 )
31、油脂类物质中无论油和浸油物的比例如何都可以引起自燃。( √ )
32、雷击火灾可用金相分析、剩磁检验等技术方法鉴定。( √ )
34、二次短路熔珠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其金相显微组织是由粗大的等轴晶组成。( √ )
35、火烧形成的铜导线熔珠其直径是线径的1—3倍。(√ )
36、在空气中,常温常压下,无任何外来火源作用情况下,物质自燃着火必须具
备的条件是:体系内部产生的热量大于向外散失的热量。( √ )
38、炸药爆炸一般产生明显炸点,击碎力强,抛出物体积小、数量多,而气体爆炸则相反。( √ )
39.火灾现场的破坏性是指燃烧、爆炸、救火或伪造现场等原因,使火灾现场具
有复杂而又不完整的破坏性特点。(√ )
40.所有的伪造现场都是由放火嫌疑人造成的。( × )
41.保护火灾现场应包括灭火中的现场保护、勘查前的现场保护和勘查中的现场
保护。对于可能证明火灾蔓延方向和火灾原因的一切痕迹、物证,均应保护。( √ )
42.为了判断证人所供证言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必须审查证人发现起火的时间和
他当时的位置与行动。( √ )
43.对于证人所供燃烧部位的证言,必须询问他发现此种情况时所处的位置。( √ )
44.对于询问对象的陈述要按他本人的语气尽可能逐句记录,可以作修饰和概括。( × )
45.询问结束,必须向询问对象宣读笔录,或让询问对象亲自阅读。如果询问对象请求补充或修改,应当允许。( √ )
46.询问对象请求亲笔书写证言,不应允许。( × )
47.可以只制作某一个询问对象的笔录,让其他询问对象在该笔录上分别按手印认同。( × )
48.现场询问笔录可以用圆珠笔记录。( × )
49.由现场中心向外围勘查,这种方法称为离心法,适用于火场范围大,痕迹、物证比较分散,中心部位不明显的火场。( × )
50.由现场外围向中心勘查的方法称为向心法。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物证分散,物质燃烧均匀,中心部位不突出的火灾现场。某些现场虽然范围不大,痕迹、物证也比较集中,但由于所处环境不利于现场保护,也可采用向心法进行勘查。( × )
51.“4431'’程序中的4项勘查准备是指观察火势及特征、询问起火范围、组成勘查组、准备勘查器材。( √ )
52.现场勘查主要注意事项是:确定扒掘范围、明确扒掘目标,耐心细致和按程序提取物证。( √ )
53、一次短路熔珠与导线衔接处的过渡区界限明显。( √ )
54.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制作笔录。有多处现场的,应综合制作勘查笔录。( × )
55.提取火灾物证时,如采用实地直接提取方式,则无须先用笔录、照相或绘图方式提取。( × )
56.火场上木材燃烧后的表面特征可以表明火流强度的大小及速度。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线分明,证明火势猛烈,蔓延速度快。( × )
57.烧成斜茬的木桩、木柱、门、窗框,其斜茬面即为迎火面。( √ )
58.木隔墙、木货架被烧成V字形大豁口或烧成大斜面,这个V字形或大斜面的最低点很可能是起火点。( √ )
59.混凝土构件在火灾中承受的高温和作用时间可以用直观鉴定法和化学鉴定法判定。(√ )
60.火调人员可以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颜色变化痕迹、强度变化痕迹和化学变化特征确定起火点。(√ )
61.玻璃的热变形、热炸裂或外力的冲击效应都可留下玻璃破坏痕迹。(√ )
62.火灾前被打破的玻璃,其碎片大部分紧贴地面,上面是灰尘和杂物余烬;起火后被打破的玻璃一般在杂物余烬的上面。( √ )
63.玻璃炸裂细碎,飞散,说明燃烧速度高、火势猛烈,蔓延快。( √ )
64.玻璃软化,说明燃烧速度缓慢,火势发展慢。( √ )
65.导线的火烧熔痕有熔化过渡区。线与熔珠之间有熔化过渡痕迹,导线明显变细。( √ )
66.一次短路熔痕与导线之间有明显的熔化与非熔化的分界线,无熔化过渡痕迹。( √ )
67.因火灾热作用而形成的圆珠状熔痕内部无空洞,但多股软线熔珠内有未被完全熔化的间隙孔。(√ )
68.一次短路熔珠内部有空洞,空洞数量少,多分布在熔珠中部。(√ )
69.二次短路熔珠内部有空洞,空洞数量多且分布在熔珠的边缘及中部。(√ )
70.电弧熔痕与本体界限不清楚;火烧熔痕与本体没有熔化过渡区。( × )
71.电弧烧蚀可使金属喷溅,形成比较规则的金属小熔珠或溅片;火烧过的金属不能形成喷溅,但可使金属烧熔流淌,前者喷溅熔珠分布面广;后者熔珠粒大且垂直下落。( × )
72.短路熔痕在另一根导线或另一导体上不一定存在对应点。( × )
73.铜导线的一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呈暗红色,光泽度差,平滑且有微量碳粒。(√ )
74.铝导线的一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有一层深灰色氧化铝膜,其他特征与铜导线一次短路产生的铜熔珠类似。(√ )
75.铜导线的二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呈透明感的鲜红色(红宝石色),光泽度强,有较多的碳迹。(√)
76.铝导线的二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有一层浅灰色氧化铝膜,光泽度强,有粗糙的条纹或光亮的斑点。( √ )
77.在现场勘查中查找短路熔痕,既可从电源向负荷端查找,也可从负荷向电源端查找。主要视控制电路的配电盘的毁损状态来决定。( √ )
78.过负荷导线绝缘外焦,不易滴落,将芯线抱紧,外部火烧导线绝缘内焦,滴落,松弛。( × )
79.烟熏痕迹主要是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碳附着在物体表面或侵人物体孔隙中的一种形态。( √ )
80.“V”字形烟痕,起火点在“V”字形烟痕的底部。( √ )
81.斜面形烟痕(可看做“V”字形烟痕的一半),起火点在斜面的下端部。(√ )
82.倒梯形烟痕,起火点在倒梯形的底部。(√ )
83.被烟熏火烤炸裂溅落的玻璃,肯定有一部分碎片朝下的一面有烟熏痕迹。(√ )
84.起火前被外力击碎的玻璃,贴地的一面可能会附上烟痕。( × )
85.装烃类物质的容器发生燃烧,其内壁上没有烟痕。( × )
86.火场上倒塌的物体,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都遵循一个基本规律,都向着起火部位或迎着火势蔓延过来的方向倒塌。(√ )
87.以梯形或三角形屋架为承重构件的屋顶,在火灾中以某一个烧断塌落屋架为中心,两侧屋架相向倒塌构成“交叉形”倒塌方式,起火点一般在两侧屋架倒塌重合的相交线附近。( √ )
88.以梯形和三角形屋架为承重构件的屋顶,在火灾中屋架呈“一面倒形”倒塌方式,起火点一般在屋架倒塌方向一侧山墙附近。(√ )
89.在火灾中,钢屋架一端从支座上塌落,另一端仍搭接在支座上,构成”‘斜面形”倒塌痕迹,起火点一般位于“斜面”的上端。( × )
90.初步确定起火部位在某一屋架下部后,可根据该屋架两支座破坏程度和屋架下弦残体的长度对比认定起火点。一般情况下,起火点靠近支座破坏较重、下弦残体长度较长的一端下部。( × )
91.起火点和非起火点的物体倒塌堆积层次有很大的区别。其宏观层次从下往上的顺序是:非起火点部位:地面一炭化、灰化物一瓦砾;起火点部位:地面一瓦砾一炭化、灰化物。( × )
92.只有一个支撑点的可燃家具或可燃设备,在火灾中可能背向起火部位倒塌。( √ )
93.物体在火灾发生前和火灾扑灭后发生的倒塌,其倒塌方向对判定起火点的位置具有良好证明作用。( × )
94.被烧焦的文件物证应使用镊子提取。( × )
95.火烧致死的尸体呼吸道有异物,尸体被烧呼吸道无异物。( √ )
96.火烧致死的尸体呼吸道内有烧伤,尸体被烧呼吸道无烧伤。( √ )
97.死后被焚尸体的心脏及大血管内无碳氧血红蛋白。(√ )
98.火烧致死的尸体血液中无碳氧血红蛋白。( × )
99.拍摄火灾现场照片除要求必须具有相关性和真实性外,同时也要求全面、连贯地反映现场情况。( √ )
100.烟熏痕迹物证一般以火场笔录固定,必要时用拍照、摄像辅助说明。( × )
101.当需要分析烟尘成分时,对于无法刮取的较薄的烟熏痕迹,可以用脱脂棉擦取放入广口瓶中密封。( √ )
102.通常情况下,火烧形成的熔珠较短路熔珠大。(√ )
103.和炸药爆炸对比,可燃气体爆炸一般不会产生烟痕。只有含碳量高的可燃气体可能留下烟痕。( √ )
104.火烧形成的铝导线熔珠其直径是线径的1—4倍。( √ )
105.一次短路形成的铜导线熔珠直径是线径的1~2倍。( √ )
106.未熄灭的烟蒂越长,其可能引起火灾的机率越大。( √ )
107.在正常环境中,一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的碳含量比二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的碳含量高。( × )
108.在正常环境中,一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的氮含量比二次短路熔珠空洞内表面的氮含量高。( √ )
109.在火灾现场勘查中,当怀疑火灾是由于导线短路或雷电引起而又无熔痕可作依据时,可采用剩磁法鉴定。( √ )
110.铜铝导线因火灾热作用熔化的痕迹具有温度持续时间长、火烧范围大,熔化温度低于短路电弧温度的特征。( √ )
111.短路熔痕由瞬间电弧高温熔化形成,具有冷却速度快,熔化范围小的特征。( √ )
112.火烧熔痕的金相组织呈现粗大的等轴晶,无空洞,个别熔珠磨面有极少缩孔(多股导线熔痕除外) (√ )
113.一次短路熔痕的金相组织呈细小的胞状晶或柱状晶。( √ )
114.二次短路熔痕的金相组织被很多气孔分割,出现较多粗大的柱状晶或粗大晶界。( √ )
115.一次短路熔珠金相磨面内部气孔多而大,且不规整;--次短路熔珠金相磨面内部气孔小而较少,并较整齐。( × )
116.植物产品自燃的关键是具有一定含水率和热量积蓄条件。( √ )
117.二次短路熔珠与导线衔接处的过渡区界限不太明显。(√ )
118.一次短路熔珠晶界较细,二次短路熔珠晶界较粗大。( √ )
119.在偏光下观察时,一次短路熔珠空洞周围及洞壁的颜色不明显;而二次短路熔珠空洞周围及洞壁呈鲜红色、桔红色。(√ )
120.如果保险丝安装方法正确,规格合乎要求,火灾后仍保持完整,说明线路没有发生断路故障。( × )
121.短路会造成保险丝的迅速熔化,产生“爆断”现象,并在保险盒和熔断器内残留保险丝迅速熔融气化的喷溅痕迹。(√ )
122.一般过负荷不会留下保险丝喷溅的痕迹。( √ )
123.和可燃气体爆炸对比,炸药爆炸抛出物块大,量少,抛出距离近。( × )
124.静电火花能否成为火源,主要取决于被引燃对象的最小点火能量和静电放电的能量。( √ )
125.把乙醇与硝化棉按照1:3的比例储存,一般认为这种乙醇湿化的硝化棉不存在自燃可能性。(√)
126、跨行政区域的火灾事故的调查,由最先到达起火地的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相关区域的公安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127、除当地政府领导外,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火灾事故调查的正常工作。(×)
128、火灾调查中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确实无法通知或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
129、火灾现场勘验的基本任务是收集、检验能证明起火点和起火原因的证据。 (√)
130、现场勘验笔录必须由现场勘验人员制作。(√)
131、现场勘验笔录可以记录勘验人员的主观分析和初步判断的结论。 (×)
132、火灾调查人员与所调查的火灾事故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的应当回避。 (√)
133、除放火现场外,其它火灾现场只能有一个起火点。(×)
134、起火部位、起火点是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初始场所,准确认定起火部位、起火点是查明火灾原因的基础。 (√)
135、用同一物体的受热面来判断火灾中火势蔓延方向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应将火场中不同部位物体上形成的受热面综合来察。 (√)
136、火灾现场烧得重的部位一定是起火点。(×)
137、准确认定起火点是准确查明起火源的基础,但个别火源的位置与起火点的位置可以不一致。(√)
138、模拟实验结果不能做为证据使用,但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
139、模拟实验结果可以做为证据使用。(×)
140、在询问发现人看到的燃烧部位时,必须了解他发现这种情况时所处的位置。 (√)
141、现场勘验笔录用语可以使用“估计”、“大约”、“可能”等词语。 (×)
142、当询问对象很多,反映的情况一致时,可以只制作一份笔录,但应让其他询问对象在该笔录上分别签名。(×)
143、具有多个起火点的火灾现场,一定是人为放火。(×)
144、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在70%以上时,则不能积累静电。 (√)
145、火灾痕迹物证是指证明火灾发生、发展蔓延过程和原因的一切痕迹和物体。(√)
146、火灾痕迹物证,根据不同形成过程和特征,可直接或间接地证明火灾发生的时间、起火点位置及起火原因。(√)
147、烟熏痕迹是指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碳,随烟气流动时吸附于物体表面或侵入物体空隙中的一种状态形象。(√)
148、烟气流动具有方向性但不具有连续性。(×)
149、起火特征分为阴燃起火、明火点燃和爆炸起火三种起火方式。(√)
150、对火灾现场中发现的尸体进行检验,尸体气管、食道等部位有烟迹及燃烧残留物,可大致判定死者是火前死亡。(×)
151、在火灾现场中具有起火特征的燃烧图形,直观、简便地指明起火部位,是判定起火部位及起火点的重要证据。(√)
152、斜面形燃烧图形是“V”字形燃烧图形的变化图形,即“V”字形的局部图形。(√)
153、倒塌痕迹作为证据,主要证明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和火势蔓延的先后顺序。(√)
154、同一种物质在同等状态下受不同热源作用,形成的炭化痕迹特征相同。(×)
155、混凝土受热痕迹是指混凝土在火灾温度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的痕迹。(√)
156、混凝土受热痕迹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变化和强度变化上,以不同的颜色和破坏程度表现。(√)
157、从火灾原因调查认定角度,一般把玻璃破坏痕迹按火灾温度变化作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痕迹做为主要对象进行分类。(√)
158、易燃、可燃液体燃烧痕迹是指液体在静止和流动状态下发生燃烧过程中,在其接触的物体上形成的痕迹。(√)
159、二次短路熔痕是铜铝导线因自身故障于火灾发生之前形成的短路熔化痕迹(×)
160、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是指被火灾烧毁、烧损、烟熏和灭火中破拆、水渍以及因火灾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的损失。( √ )
161、在火灾统计中,主要统计火灾的直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10天内死亡为限。(×)
162、在火灾扑救中烧伤的消防队员不应列入火灾伤亡统计范围。(×)
163、城乡居民财产中,家电、家具、文体用品等按购买价值,以折旧年限10年计算。(×)
164、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是火灾,火灾不论损失大小,均列入火灾统计范围。(√)
1、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勘验火灾现场时,火灾当事人不能在场。( × )
2、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勘验火灾现场时,发现火灾场所、建筑有自动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等,勘验人员不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相关的火灾信息资料,只能由调查询问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相关的火灾信息资料。( × )
3、火灾现场勘验人员勘验现场时,应按规定佩带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 )
4、火灾现场已被清理或者破坏,无法认定起火原因、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的,可以不制作现场勘验记录。( × )
5、翻动或者将尸体移出现场前应编号,通过照相或者录像等方式,将尸体原始状况及其周围的痕迹、物品进行固定。观察尸体周围有无凶器、可疑致伤物、引火物及其他可疑物品。( √ )
6、现场方位照相应反映整个火灾现场和其周围环境,表明现场所处位置和与周围建筑物等的关系。( √ )
7、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应拍照能够证明起火部位、起火点、火灾蔓延方向的痕迹、物品。重要痕迹、物品照相时应放置位置标识。( √ )
8、提取短路迸溅熔痕时采用筛选法和水洗法。( √ )
9、提取过负荷痕迹,应在靠近火场边缘截取未被火烧的导线2m~5m。(√ )
10、严重炭化的木材、建筑物面层被烧脱落后裸露部位附着的烟尘不予提取。( √ )
11、现场分析可以根据调查需要按阶段、分步骤或者随机进行,由消防机构负责人根据调查需要决定并主持。( × )
12、对需要保留的现场,应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保护。(√ )